
疫苗刷屏朋友圈:分析师互怼 有人砸锅卖铁要抄底
2018-07-26
3270
人民日报评论:一查到底,方可纾解疫苗焦虑>>
长生生物的疫苗问题,在今日引爆了朋友圈。
尤其是最近才爆出来的百日破疫苗,更是引发了家长们的强烈担忧。很多人有疑问:在进行接种时,为什么只有长生生物这一种选择,能否有进口的?
在日本,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其造假、制造伪劣产品的企业代价非常高,比如一旦发现造假伪劣产品,企业负责人被罚没得几乎倾家荡产,而且不准再进入这个行业,所以其国人们对自己国家生产的东西信任度很高。
图片来源 / 新华社(资料图:图文无关)
复苏中的疫苗行业再遭重创!
长生生物狂犬病疫苗生产记录造假风波尚未平息,昨日,公司子公司长春长生又因“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百白破”)检验不符合规定,遭到吉林省药监局行政处罚。
蹊跷的是,监管部门早于2017年10月对此立案调查,公司也称目前百白破生产车间已停产,但这一重要信息却未在此前公告及2017年年报中予以披露。距今已近9个月。
疫苗企业账本:
毛利率奇高生产还出问题,钱都花在销售上
根据最新的2018年一季报数据显示,长生生物的销售毛利率高达91%,比贵州茅台还高。
即使在2017年整年来看,长生生物仍然高达87%。
从长生生物2017年的财报来看,营业收入15.53亿元,净利润5.66亿元,分别增长53%和33%,都较上一年有着很高的增长。这么高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这么不差钱的企业,应当好好生产才是。
然而,销售收入大幅增长了,从营业成本(生产成本)和销售费用来看,长生生物更多的钱花在了销售上,销售费用暴增,生产成本不增反降。
2017年,长生生物营业收入15.53亿元,较2016年的10.18亿元增长了53%;营业成本2.09亿元,较2016年的2.13亿元下降了约2%;而销售费用却高达高达近6亿,较2016年2.31亿元暴增152.52%。
简单来看看,的收入在暴增,生产成本却没怎么增长,精力和金钱都花在营销上面?
长生生物的数据显示,2017年底销售人员为25人,5.83亿元的销售费用,相当于每个销售人员2332万元的销售费用。
一个月涉5起行贿案
据搜狐“公司深读”报道,在2017年11-12月,短短一月之间,便共有5起行贿受贿案件涉及长生生物。
2017年11月27日,湛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护士长龙某被判受贿罪,共接受广东立晖生物药品公司(广东立晖)业务员和广东仁兴药业有限公司业务员的采购疫苗回扣款10.6万元,其中广东立晖代理长春长生水痘、流感、华北乙肝等疫苗产品。
广东立晖业务员麦某承诺,“事后会按乙肝疫苗每支1.5元、水痘疫苗每支5元、流感疫苗每支3元的标准送回扣款给龙某”。
2009-2012年期间,市保健院在采购一级使用二类疫苗的过程中均有选购和使用广东立晖代理的疫苗产品。文书显示,麦某共向龙某提供1.3万元回扣款。
法院给出的裁判结果为“麦某犯行贿罪,免予刑事处罚”。“麦某认罪态度好,有悔过表现,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且提供的疫苗没有出现质量问题,犯罪行为轻微不需要判刑处罚”。
2017年11月28日,湛江市第X人民医院负责传染病防控、疫苗采购计划审批等职务的杨某被判受贿,与单位护士长梁某共接受疫苗供应商回扣款12.32万元,法院判决杨某有期徒刑1年6个月,处罚10万元。
在此案中,销售长春长生水痘的业务员林某向梁某提供每支7元的回扣。
另一起案件判决显示,宁陵县卫生防疫站站长王峰自2010年至2015年,利用采购疫苗的职务便利,多次非法收受业务员给付的回扣款。
其中在2010年--2015年,宁陵县卫生防疫站购买长春长生业务员吴某销售的狂犬疫苗、水痘疫苗。其中自2010年6月份至2013年3月,购买水痘疫苗1.36万支,回扣比例为:5元/支;2015年6月-9月份购买狂犬疫苗4800支,回扣比例为20元/支。
王峰非法收受长春长生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员吴某狂犬疫苗、水痘疫苗回扣款16.4万元。
公开信息显示,长春长生的水痘减毒活疫苗154元/支,长春长生冻干狂犬病疫苗72元/支。仅狂犬病疫苗的回扣,就占到其销售价格的三成。
长生生物已5个一字跌停
市值蒸发近百亿元
长生生物自7月15日曝出疫苗造假,7月16日至今已经连续5个一字跌停,最新收盘价报14.5元,跌到部分基金下调估值的价格。5个跌停股价跌去40.94%,市值蒸发了97.89亿元,目前总市值为141亿元。
实际上,在狂犬疫苗造假事件出来后,多家持仓公募基金已提前下调长生生物估值,估值主要下调为16.11元和14.5元,对应4个跌停和5个跌停。目前尚未看到基金进一步下调估值。
A股市场众生相
疫苗事件发酵之后,有重仓疫苗公司的基金经理在朋友圈发出这样的内容:
而这一手法遭到了不少同行的驳斥。微博@ 傅峙峰评论说:重点看一句,就能判断他是不是主观了。而且,作为一个重仓涉险的企业的jjjl,作为利益相关者,出来说这话是很不职业的。
有评论说:重仓了几家疫苗生产企业,作为基金经理,他管理的基金全部重仓了相关企业,(如果在国外)这种时候出来为企业抬市,不仅是不职业,是已经违反法律了。
而对一些卖方的做法,今天更有分析师怒斥同行:
人还是需要有底线的。
如果你真的看好,现在的舆论和观点都是错误的,最好的行动策略是什么?
个人利益最大化,保持沉默,让整个疫苗市场下跌。
砸锅卖铁,准备资金,准备抄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