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开发 系统定制 网页开发 公众号小程序 尽在邻米

直线电话 021-50770206 - 上海 18817920445(同微信号) 深圳 18817379825

资讯

从工具变“数字伙伴” AI可穿戴设备“开挂”

 2025-11-12

  29

清晨醒来,无感佩戴的智能戒指,早已将一晚的睡眠质量、心率波动传送至手机App,并生成睡眠报告;出门通勤,戴上智能眼镜,导航路线直接投射在视野里,还能语音指令回复工作消息。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更加深入地融入日常生活,曾经的“新奇尝鲜”产品,如今已成为人们健康管理、高效生活的“数字伙伴”,百度、阿里、华为等巨头的持续创新,更让智能穿戴行业焕发全新活力。

  关注“健康改善” 智能穿戴改变生活

  早晨上班匆忙出门时,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突然震动提醒:“今日降雨概率超过50%,记得带伞”;到了单位,它又发来提示:“上班打卡了吗”;下班后,一句“离驿站还有200米,记得取快递”再次响起。手表像贴心小助理般随时给出贴心提示,已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日常。

  过去十数年间,智能穿戴设备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大众市场的快速演变。简立方《2025年智能穿戴设备体验设计研究报告》显示,早期产品多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以智能眼镜、医疗贴片为代表;2010年后,智能手表、手环开始普及,健康监测与运动记录成为核心功能。2020年后,远程办公、健康管理等需求激增,推动设备从常见的手表、手环拓展至眼镜、戒指等多元形态,应用场景也从基础的健康监测、运动记录,延伸到效率管理、情绪陪伴与智慧生活。如今,随着AI与多模态感知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穿戴设备正逐步从“工具”向“数字伙伴”转变。

  数据显示,全球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在2024年达到1798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突破9952亿美元。在中国市场,2024年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约为99.997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至229.8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4.3%。

  人们对穿戴设备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用户主要关注“运动计步”功能,如今“健康改善”已成为核心需求。2023年用户对健康改善的关注度已从2016年的0%上升到50%,而对计步的关注度则从94.5%下降到65.9%。外观和社交分享的需求也在增加,从2016年的0.8%增长到2023年的31%。

  尽管市场前景广阔,行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报告显示,续航不足是用户最核心的痛点,超过七成用户希望设备能实现7天以上连续佩戴,但目前多数产品难以满足这一需求,电池续航问题导致的用户放弃率达21.4%。交互设计的复杂性也成为痛点,老年用户因功能入口分散、操作复杂,首次体验失败后更容易放弃使用。对此,行业正通过适老化设计、语音控制、游戏化引导等方式优化体验,降低使用门槛。

  未来,智能穿戴设备将朝着“生态枢纽”的方向发展,与手机、汽车、智能家居实现深度联动,打通健康、出行、办公、娱乐等多元场景。AI技术的持续赋能,将推动设备从“被动记录”全面转向“主动服务”,为用户提供更精准、个性化的智慧体验。